最近听了李健的梅雨,我愿意,结合当下的心境有些许心得,怯于分享,故自述撰写之。
歌词
她的心 情丝万缕
像那没完没了的梅雨
河对岸 清秀男子
何时与她相遇
她如今 长成美女
说着动听的吴侬软语
河两岸 还有邻居
向她表露心曲
她的烦恼不比人少
书中的情节总难找
她买不起心爱的衣料
像喝着苦涩的药
走不出 绵绵细雨
石桥上满是她的步履
雨伞挡住 彼此的脸
又错过了相遇
她不知道青春年少
许多事终会忘掉
她的未来无须预料
别兵荒马乱就好
她不知道青春年少
许多事终会忘掉
她的未来无须预料
别兵荒马乱就好
烟雨里情丝万缕
乌篷船摇晃谁家女
河对岸 清秀男子
为她写了诗句
河两岸 寻常人家
流水弯弯曲曲
官方解读
《梅雨》这首歌基本是李健没碰过的题材,甚至是某些语汇也没用过。北方没有梅雨,它对李健来说是陌生的,只存在于书本和电影中。而这些年出门常常赶上梅雨季节,这首歌诞生于这样一个季节,那就叫《梅雨》吧。又因南方才有梅雨,所以他塑造了一个南方女子。
旋律一开始牵出一种距离现在很遥远的音乐意境,描写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邻家有女初长成的懵懂心境,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李健想借她表达一种素不相识却本能地息息相关的善意。和谁息息相关呢?和想好好活着的人、对生活有憧憬的人,不管他们赶上美好的或者糟糕的时代,都心存善意,对生活抱有无限希望,仅此一点就足以去书写、祝福他们。
有无数的女子,身处不同的地方,在小桥流水旁、在深山远处、在街头巷尾,拥有相同的青春、经历、梦想,走过蓬勃的青春年华,迎来丰盈的中年盛开,最后走入安稳的晚年,她们的人生似乎是可控的,像水一样长流,一代一代地花开花落。虽然这首歌词和音乐写得相对简单,但李健个人认为它是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作品
网络评论
我写过的一个句子意像重合得很。“村落模糊时候,哪里有乌篷船,载来她此生所有难熬的夜。”那种黏腻的,深色的,孤独的,无所谓活着的,在棺木中清醒着的感觉。他是在梅雨中感受的,而我都忘了我是怎么写出来的了。读来只是觉得孤独,一种比绝望而更深的平静,像是轻轻拨弄着水纹。
——日不空度将何度
听李健的梅雨,每次都能被中间的歌词触动:
她不知道青春年少,许多事终会忘掉。
她的未来无需预料,别兵荒马乱就好;
本来是写江南水乡的窈窕淑女,为什么听歌时候会有宿命感和惆怅的情绪?这几句词可以看成是作者对女孩的怜爱,也像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希冀;更像是一个经历了岁月浮沉的老人,对自己年轻时候的碎碎念。
是啊,许多事终会忘掉。是啊,别兵荒马乱就好。
我真的太爱这首歌了。用梅雨比喻命运的手法真的绝妙。身为南方人,经常体会梅雨季节的粘稠与朦胧,空气中总是弥漫着隐隐的惆怅。梅雨时节是可以预测的,但它的到来无法被干预。就像歌曲中的女子,看不清自己的未来,只有潜意识中隐隐透出着对平稳生活的期待。最后一句歌词的描写对象从人转为河流,不是长江一类的宽阔大河,而是弯弯曲曲的小河。没人可以站在河边就一眼望到河流的尽头,加之梅雨制造出的朦胧,营造出经典的李健式的悠扬的开放性结局。
——Pauddcs
梅雨,听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小时候闷热又潮湿粘腻的体感,挂满衣服的阳台,淅淅沥沥没玩没了的雨水,挂着水珠的瓷砖墙壁,是个让人顶顶厌烦的时节,但是这首《梅雨》质朴又浪漫,娓娓道来的歌声中,画面感扑面而来,雨还是那场雨,惆怅淡淡,温柔多情更多些。梅雨总会过去,愿大家都雨过天晴,平静安心。
——浅眠觉晓
仿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唐隋卞
我觉得这首歌,像是那种云游神仙看到一个江南少妇怀中的襁褓婴儿,菩萨低眉,对那个女婴许下最好的人生祝福。
——丝带法匿
这首《梅雨》是很正宗的中国风,清丽婉约,蕴藉隽永。文辞浅白不事雕琢到为人诟病,却不知这正是李健追求的。真佛只说家常话,引经多为门外人。形式之质朴,意蕴之深远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学品位。流水江南烟笼人家,似一幅泼开的水墨丹青晕染开来,同时氤氲着被时代裹挟的个体命运际遇无常无奈的悲悯,愿景。
——哈哈好好健康
人生长叹月未圆,此恨绵绵无绝期!李健总如此轻易撕开了伤,点透了情!《梅雨》真是一场弥漫着淡淡忧伤的江南风景画!作为江南女子,真的感觉写出了很多女子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你都不知道这首歌对我们的杀伤力。
——吴月弯弯2013
纤纤谁家女,脉脉情难诉,谁道兵戈远,零落风尘去……人世沉浮,惟余半声叹息佐酒,苦涩难咽。
——楚迁
个人解读
本人没看过《文城》,不做评述。有戴望舒的《雨巷》,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对各类女性一生的命运的概括;也有对李健和单依纯师徒关系的解读;也有个人在梅雨般的时代泥淖下挣扎向前的命运。鄙人不才,仅一舒浅见。都说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我现在水平应该还在第一第二之间。看山是山之愚昧山,看山不是山之绝望谷,看山还是山之开悟高原
她是一个国家的代称,国家正在复兴的道路上飞奔着,邻国合作也越来越多,但也是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进入了深水区,没有前车之鉴,对于高端垄断技术望而却步,进入阵痛期,来回踱步改革换政策,不管未来如何,不管什么宏大目标,希望终能有太平盛世,希望民众安享美好生活,兵荒马乱形容国家也许更贴切。乌篷船也可以理解为沟通渠道。流水的意象比较常规,逝者如斯夫,国家更迭,只有时间才是永恒,而千百年来寻常人家依旧过着寻常的日子,人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的年代,对于未来的过度期许,不如过好当下的生活点滴。
男子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男子渴望报效国家,国家对人才的重用,这解读有点像古代的闺怨诗了哈哈哈;也可以说大洋彼岸国家(之前一直调侃china是usa的小妾),互相之间一直对立,缺乏合作,期待未来合作共赢。梅雨江浙一代人应该比较熟悉,黏黏乎乎就像就像个人和时代的关系相互依存,也可说个人在时代下的无力渺小。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有点烂尾了,就说这么多了,有点天马行空,希望我能偶遇梅雨美女🥰,遇见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2025-6-18-19:00漫步操场,想到一种新的解法,歌中的姑娘是一个成长在小镇的普通人,对河对岸的男子也就是外面的世界的向往
她的烦恼不比人少书中的情节总难找
这里说明主角希望生活能有确定的答案和范式,普通人没什么好高骛远的追求,唯一期许平平淡淡的日子,但生活是不确定的像水一样流动的变化的,就像我们总喜欢看别人自传和经验,总希望找到成功学的窍门,但这其中有幸存者偏差,也有时代地域限制,此时此刻此地此情此景不可能恰如彼时彼刻彼地彼情彼景。
她买不起心爱的衣料像喝着苦涩的药走不出 绵绵细雨石桥上满是她的步履
就像大多数刚毕业工作的学生拿着微薄的薪水住着简陋的鸽舍省吃俭用,蜗在蜗居对未来的迷茫和彷徨。
雨伞挡住 彼此的脸又错过了相遇
这里雨伞理解为个人内部因素,内心心魔魔障,有种暗恋时踟蹰不前患得患失的感觉,回避型人格,或者是对机会没有把握住。
她不知道青春年少许多事终会忘掉
往往我们以前认为很大的事,随着时间流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关关难过关关过,执着于当下就行,享受当下,活在当下,不被过去和未来所牵绊。
她的未来无须预料别兵荒马乱就好
总想着理想生活理想婚姻理想家庭不现实,不还是鸡飞蛋打的日常,不然也不会有“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哈哈哈哈哈,人性之恶千百年来是一点没变(这要是人的记忆能遗传那多好,就没有那么多无知少女纯情少男了😂)。普通人这一辈子盼着太太平平就行,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小镇做题家坐船希望走出去,那乌篷船又能承载多少呢,一个人光靠自己没人托举又能走多远,流水他不语却又讲述了所有,弯弯曲曲也好,激流奔腾也罢,他的归宿是大海,就像是《人生》的男主,乡土是你的宿命。